电磁泡茶炉的工作原理分析和故障检修

作者 林芝松 来源 《无线电》杂志
发布时间 2010-12-28

2. 控制显示电路

控制显示电路是由8位MCU芯片S3F9454BZZ-DK94(IC3)、8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74HC164N(IC4)、数码管、三极管、LED、按键和电阻、电容等元件组成的,并通过8位接插件与主电路板连接。它的引脚功能图如图3所示(详细资料请登录www.amstech.cn网站查阅)。S3F9454B是三星的一款可多次编程的微控制器,内部设计的软件程序与硬件电路相配合,实现智能化控制。本电路MCU是采用内部时钟,并由 3脚输出至IC4(74HC164)的CP输入端(8脚),MCU的2脚输出的串行数据送至IC4的数据输入端(1、2脚)。MCU的4脚是上电复位端,同时也是“泡茶功能”输入端S2。在待机状态时,每按一下“S2”,则泡茶功能依次在“自动”—“手动”—“保温”—“关闭泡茶”4个状态之间切换循环。 5脚是蜂鸣信号输出端,用响声提示电磁炉的工作情况。6脚~9脚输出的高、低电平使VT6~VT9截止或导通,同时2脚输出串行数据,3脚输出的时钟脉冲配合IC4的8位(本电路只用7位)并行数据输出至数码管、VD7~VD11的作用是显示电磁炉各种工作状态和故障代码。10脚是消毒功能输入端S1,每按一下该键,则消毒功能依次在“大火”—“小火”—“关闭消毒”3个状态之间循环。11脚是排热电扇驱动信号输出端,电磁炉正常工作时,11脚输出高电平,使VT5导通,电扇得电工作,关机后11脚继续输出一段时间的高电平信号,电扇继续工作,排出炉内余热,延长电磁炉的使用寿命。17脚是+18V开关电源检测输入端,+18V电压经电阻R30、R31降压分压后的取样电压输入到17脚,与设置值比对,当+18V电压不正常时(过高、过低或纹波电压过大),电磁炉不工作,起到了保护作用。19脚是切换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端,继电器吸合时是“泡茶”,释放时是“消毒”。当双炉同时使用时,“泡茶”与“消毒”是分时轮流加热。16脚、18脚分别是泡茶炉盘和消毒炉盘的温度传感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的取样电压输入端,只要其中有一只热敏电阻断路即显示故障代码“E3”,则停机保护;只要其中有一个炉盘超温,即显示故障代码“E4”,也停机保护。15脚是炉内功率器件过热检测输入端,Rt0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紧贴IGBT管散热片安装。随着功率器件温度的升高,取样电压也逐渐升高,与设置值进行比对来判定是否过热。过热时显示故障代码“E6”,则停机保护。14脚是市电电压检测输入端。220V交流市电经B1整流,C7滤波产生+300V直流电压,经R4、R5和R7降压分压后的取样电压由14脚输入,与设置值进行比对。当市电电压高于250V或低于160V时,电磁炉不工作或停机保护,并显示过高“E1”或过低“E2”的故障代码。13脚是PWM 脉冲信号输出端。MCU根据设置指令或检测到的数据做出判断:该不该输出PWM脉冲信号,并能自动调节输出脉冲信号的占空比,以达到调节电磁炉输出功率之目的。

电磁泡茶炉的工作原理分析和故障检修

3. 同步电路

为了避免IGBT管在导通时被大电流冲击而损坏,要保证加到IGBT管的G极上的PWM脉冲前沿与C极上的峰值脉冲后沿相同步,由IC1d、IC1c和外围元件组成同步电路。在待机时,IC1d的同相端(11脚)的取样电压低于反相端(10脚)的取样电压,13脚为低电平状态,而由IC1c、R11、R12、R13和C10等组成的锯齿波振荡器按固有频率振荡。当电磁炉工作时,IC1d的同相端(11脚)上出现由IGBT 管C极取样的脉冲,经IC1d整形,13脚输出的同步脉冲经C11送到由IC1c等组成的锯齿波振荡电路,对其频率与波形进行修正后的同步锯齿脉冲再送到脉宽调制电路IC1b的反相端(6脚)。

4. 脉宽调制电路

该电路由IC1b担当。同相端(7脚)加有由IC3的13脚输出的PWM脉冲,经积分电路形成的控制电平与反相端(6 脚)的同步锯齿脉冲进行比较。其原理是:当一个变化的直流控制电平(控制电平的高低与PWM脉冲的占空比成正比例关系)与一个按锯齿脉冲规律变化的基准电平进行比较时,输出端(1脚)的跳变时间将随着直流电平在锯齿脉冲斜坡上所对应位置发生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脉宽调制。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电子爱好者 DIANZIAIHAOZ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