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稳态触发器,有时称为单脉冲是用于在每次触发时产生一个单脉冲。它可以用来去抖一个机械开关,以便每个开关闭合时只有一个上升沿和一个下降沿,或以产生用于定时应用的延迟。 在分立电路,左晶体管正常进行而右侧是关闭的。按下导通的晶体管基极的开关,使它关闭,这将导致集电极电压上升。集电极电压上升时,电容开始通过相反的晶体管的基极充电,使其导通或产生一个低态输出。低输出状态保持左侧晶体管关断,直到电容电流低于保持晶体管饱和的基极电流。当输出侧开始关闭时,电压上升导致左晶体管返回到它的导通状态,从而降低了它的
下面的电路采用CMOS双D触发器(CD4013),用瞬时按钮切换继电器或其他负荷。一些按钮可被并行连接,以从多个位置控制继电器。 从按钮取得的触发电压通过一个小(0.1uF的)电容器耦合。来自Q(引脚1)输出高电平由上部晶体管反相,提供一个约400毫秒低电平的复位电平到复位引脚,在此之后,复位引脚返回到高电平状态并复位触发器。下触发器部被配置为触发操作和时钟线的上升沿或在同一时间作为上触发器移动到与设定条件改变状态。开关去抖由于短持续时间相对设置的信号与持续时间长的电路被复位之前。在Q或输出端
这个电路类似于前文的一个,但采用了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代替NPN晶体管,如IRF530,540,640,等等。较小的MOSFET可以使用,但我不知道有哪些型号。我测试的电路使用了IRF640,IRFZ44,IRFZ34和REP50N06。 该电路具有相同的三个优点,只需要几个元件,电源首次接通继电器总是停用状态,并且不需要任何开关去抖。 在操作中,当继电器被去激活时,100uF的电容将充电到6伏。当按钮被按下时,电容将适用于6伏到MOSFET的栅极将其打开。电容电压(栅极电压)在约200毫秒将从
下面的电路需要一个双刀双掷继电器与单个晶体管一起使用,以允许用一个瞬时按钮切换继电器。一组继电器触点被用来控制负载,而另一组触点是用来提供反馈,以保持激活或去激活继电器。几个按钮可以并联连接,以允许从不同的位置切换继电器。 在停用状态,12V电源通过3.3K电阻和继电器触点给1000 uF的电容充电至约2.7伏。当开关被按下时,电容器电压通过电阻560加到晶体管基极,该晶体管导通,并启动继电器。在激活状态时,电源电压通过3.3K的电阻、继电器触点和560欧姆的电阻提供给晶体管的基极电压保持继电
此切换电路通过使用一对555定时器接成的逆变器运行。引脚2和6是阈值和触发输入到第一定时器和引脚5为输出。在引脚5的输出将总是在输入引脚2和6的逆运算。同样,在第二定时器的引脚9的输出将总是在输入管脚8和12的倒数。一个100K电阻一个逆变器的输出连接到其它的输入,使之一的状态会被对方的相反。 在操作中,1uF的电容将充电到任何电压在引脚5上的输出。当按钮被按下时,电容器电压将被施加到另一个计时器将反向两个定时器的状态和切换继电器,或开或关的输入。 更紧密地跟随它,假设输出引脚5为12伏和在销
555定时器构成双稳态触发电路,当按下按钮可控制继电器的状态。引脚2和6,阈值和触发输入,是由两个10K电阻保持在1/2电源电压。当输出为高电平,通过100K电阻电容充电,并放电时,输出为低电平。当按钮被按下时,电容器电压被施加到引脚2和6,这将导致输出改变为相反的状态。当按钮被释放时,电容会充电或放电到新的水平在输出(引脚3)。部分不是关键的,电阻可以高一些或低一些,但在2个电阻的引脚2和6应该是相等的值,并且连接到所述电容的电阻应为10倍或更多。 该电路的优点是大滞后范围时,可避免误触发输入
该电路是由约翰伦德格伦改编自拨动开关去抖的按钮。需要从一个位置接通和从另一个位置关掉负载,这个电路是有用的。任何数量的瞬间(N / O)开关或按钮可并行连接。 在原理图上的左侧的组合(10K,10uF和二极管)保证了电路接通电源时保持负载断开状态。如果初始上电状态不是一个问题,这些组件可以被省略。 当开关按下时,1uF电容被连接到220欧姆和33K电阻连接点,NPN晶体管截止,场效应管导通开启负载。释放按钮后,1uF电容通过1M电阻充电。第二次按下开关,1uF电容充电后的电压被加载到NPN晶体
这是一个置位/复位触发器使用分立元件的一个例子。通电时,只有一个晶体管导通另一个将保持关闭状态。按下导通的晶体管基极上的按钮,这将导致晶体管关闭集电极电压上升,并开启另一个晶体管。 下面是用一个按钮切换双稳态触发器状态的两个例子。当按下该按钮时,连接到导通的晶体管基极的电容将充电到一个稍高的电压。当按钮被释放,该电容会放电回以前的电压导致晶体管关闭。晶体管的集电极电压上升导致另一个晶体管导通并且电路保持在稳定的状态。直到下一次按下按钮并释放。需要注意的是,在LED电路中,从导通的晶体管的基极通